首 页 | 校(院)新闻 | | | | | 基层校(院)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研咨政 > 决策咨询
 
 
灵武市乡村改厕的做法与启示
 
 
时间:2018-12-24    来源:    作者:    编辑:    审核:    访问数:人次
 
      灵武市作为全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县(市),坚决贯彻中央精神及自治区部署,将推进农村厕所改革作为全面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按照“统一规划、先川后山、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改革思路,结合市情区情,坚持优化人居环境导向,集中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和乡村改厕,走出了一条和谐建设宜居宜业的新时代美丽新农村的新路子,走在了全区前列,被中央文明办提名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单位,其做法与经验值得学习与借鉴。自治区党校、行政学院联合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灵武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成立联合课题组,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报告如下。
      一、灵武市乡村改厕的基本做法
      (一)组织到位,政策规划引导与系统研究谋划相结合
      灵武市围绕“办实事、解民忧、帮民困”的工作要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市乡村组四级联动机制,从顶层设计入手,结合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美丽乡村建设,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改厕两项工作结合在一起,以科学规划为依据和基础,编制污水处理及改厕规划,根据庄点分布,综合统筹考虑,科学合理确定“适建区、禁建区、限建区”,制定明确的实施方案,定目标、定任务、定措施,全力推进。为贯彻落实自治区《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精神,确保农村改厕顺利实施,制定实施了《灵武市农村污水无害化处理及改厕实施方案》,实现了农村改厕和乡村环境治理的制度化、长效化和常态化。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和农村改厕工作放在全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大局中谋划布局,对全市6个乡镇进行统一设计、统一推进、统一考评。住建局为村上每家每户设计了排污管网,对生活污水进行了环保综合利用。在崇兴镇郭碱滩村33户开展先行试点的基础上,现已推广至35个行政村3800户,到2020年“卫生厕所”普及率将达到80%。
      (二)探索改厕模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处理技术与科学推广相结合
      灵武市探索了一条“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农村改厕模式。根据乡村地理位置和条件,对于条件较好、农户居住较集中的村庄,采取集中式处理方式;对于农户居住分散的村庄,采取分散式处理方式。对接入自来水管网的村镇,全部使用“水冲马桶”,便捷、异味小、省电。综合考虑工艺流程、技术参数、性价比和群众接受程度等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甄选了技术与服务均靠得住的企业进行合作,为改厕进度和服务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强化资金保障,构建长效机制与共建共享共治相接合
      在资金投入上,采取“区级项目带动、市级财政配套、农户筹资筹劳”模式,建立“农户付费与财政兜底”相结合的污水处理费共担机制,市级财政兜底占大头,农户筹资筹劳占小头。以分散式污水处理为例,每户所需的2800元中,自治区投入2000元,市财政配套500元,农户自筹300元。在管理机制上,实行企业运维负责制。每户每月出2元的污水处理费,市级财政配套补助2元进行奖补兜底。将改厕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逐层落实,严格考核。探索农户共建共享共治的工作机制,加大新闻媒体引导宣传,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灵武市乡村改厕取得的明显成效
      灵武市推进农村改厕,有效地改善了乡村地区的厕所环境,成为树立乡风文明、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力点。
      (一)村容村貌环境明显改变,加快了乡风文明建设的步伐
      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认真研究比选污水处理及改厕技术,选择适合北方地理气候特点的污水生物技术。到2017年底,灵武市完成乡村改厕11812户,新建农村污水处理站8座,提标改造10座,敷设管道44公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考核排名全区第一;二道沟村、火城子村被评为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率先启动“河长制”工作,全市实现河长制管理全覆盖。试点村郭碱滩村,林边田边渠旁随地大小便的不良习惯消失了,沟渠水由黑变清,沟渠两岸变得整洁美丽,村里还建成了一座小微公园。“厕所革命”撬动了新农村建设,逐步补齐乡村污水治理、巷道整治、院落整理、绿化美化、农房改造等短板;村道整洁通畅,房前屋后整洁卫生,沟渠清澈见底,村容村貌发生明显改变,乡风文明得到了大幅提升。
      (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农村改厕直接影响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及生活品质。随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及改厕的广泛开展,农村“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厕所脏又臭,娃子城里跑”的局面明显扭转,家里臭味没了,蚊虫少了。农村改厕还实现了家庭水循环利用,节约了水资源,减少了黑臭污水排放,保护了土壤。最先开始“厕所革命”的郭碱滩村,2017年常住人口达到3872人,比2016年增加1100多人。临河镇“清洁厨房”和卫生厕所改造累计达1500余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3.3%。先后投资建设了污水处理站,将连片村庄纳入污水处理管网处理,惠及全镇1.2万群众,实现了自来水、燃气、有线电视、网络宽带全覆盖。厕所革命发生改变的不仅仅是村民家中的厕所,还有环境卫生整治为农民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城乡融合明显加快,推动了乡村旅游产业振兴发展
      “物质文明看厨房,精神文明看茅房”,农村改厕促进了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厕所革命”推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农村带来了人气,农村环境的改变大大推动了城乡融合发展,助推灵武市举办了汽车越野拉力赛、热气球节、长枣采摘节等乡村户外活动。2017年接待游客达190万人次,收入1.4亿元,同比均增长20%以上,农户财产性收入大大提高。农户住房价值提升,废弃闲置的宅院少了。临河镇二道沟村游客接待量不断增加,农户的房屋价值从原来的17万元提升至40万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8%,居银川市第一。农村改厕是对农民精神文明和农村生态环境的一场改造,它不仅改善了农村环境,也承载着百姓“乡村振兴”的梦想。
      三、经验与启示
      “厕所革命”是一项系统工程,其配套性改革要求高,攻坚难度大,改革任务艰巨。灵武市农村改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处在探索阶段,必须在更高层面上,针对深层次体制机制性矛盾,结合区情,因地制宜,标本兼治,进一步总结和完善。
      (一)做好顶层设计,规划先行落实,一张蓝图绘到底
      各级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贯彻始终,要把农村改厕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生态建设、乡村综合治理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农村内生活力。厕所规划要和村容村貌规划结合起来,实现和谐共生。目前,厕所革命已进入推广阶段,要总结吸取前期的经验教训,要更加注重落实规划,确保规划受法律保护,不因人事变动而改变。
      (二)发挥乡镇和村级“两委”班子的主体作用,建立“容错机制”
      村级“两委”班子是厕所改革的执行者和落实者,乡镇和村两委的主体作用不发挥,乡村改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翼之鸟,无法落地开花结果。一是完善考核,调动积极性。把厕所革命纳入到乡镇和村两委考核指标体系中,与“干部成长”和政绩挂钩,实现“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打造标杆典范,通过“查漏补缺”选拔干部,把“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二是建立健全乡村干部“容错机制”。通过建立容错机制,鼓励乡镇、村组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保护好改革积极性。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对有创新能力、创新意愿和创新成效巨大的人,给予政策上的支持鼓励。把干部在推进厕所革命过程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
      (三)打通“肠阻梗”,培养乡村改厕专业人才
      在集中式改厕和污水管网工程中,由于项目实施和相关资金划拨问题,影响了企业参与共建的积极性。原因在于乡村缺少懂预算管理、档案管理、资料管理和项目管理的专业干部,造成施工队和政府评估验收同管理机构之间相脱节,这是“肠阻梗”的症结所在。建议在乡镇配备一名专干,专门负责厕所革命相关事务的协调、评估、验收和评价。另外,深化培训教育,学习范围要覆盖村组干部、施工运维单位和农户;不仅要学习专业技术,还要学习配套的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
      (四)“三分建,七分管”,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
      改厕工程量大、运维任务繁重,要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一是政府兜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及改厕项目是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基础服务项目建设。建议把乡村公共事业服务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对农村公共投入力度。重点是要把农村的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中去,各级政府要像兜底城市公共事业一样,兜底乡村公共事业服务。二是农民分担。让农户主动参与、分担维护费,但每户不能超过30元。可在农村自来水税费中参照城市标准减半收取污水处理费。三是加强管理,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乡村建厕所容易,维护难,从现在开始的2至3年后,化粪池的清理管理如不解决,乡村厕所就会回到“冬天冷夏天臭”的原点。建议各乡镇设专人专岗负责运营维护,人员工资费用纳入自治区财政预算。
      (五)鼓励基层创新,强化协同配套,实现“厕所革命”制度变革
      一是鼓励基层创新。要重点做好建设和运维环节的创新,继续加大在生物分解、新能源使用、水循环、绿色建筑、远程监控等方面的成果转化利用;继续加大在乡村改厕项目管理、模式探索、宜居环境建设方面的创新,加快排污管网建设,努力降低成本,让农民少花钱、见实效。二是强化协同配套。鉴于乡村改厕涉及多部门、多环节,量大面广,受各地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影响,需要通盘考虑。应强化部门之间、上下之间的联动与协同,增强厕所革命的整体性、关联性和配套性,打破部门割据、资源割裂的限制,强化大局观。实现“厕所革命”制度变革,就是革“懒政”“庸政”者的“命”,革“等靠要”思想严重、“等着送、躺着要”者的“命”,革“不合作”“唯我独尊”者的“命”。多部门协同推进的改厕“大会战”是一个“比武场”和“选秀场”,优秀人才将脱颖而出,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
      (六)探索乡村公共管理服务模式,推动部门职能和机构整合
      农村改厕不能寄托“第三方”来管理,应尽快成立村级公共管理服务中心。政府要对公共管理服务中心引入激励机制进行由上而下考核,通过星级评定,实现与企业、村民共同承接改厕事务,加强乡村治理建设,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围绕“厕所革命”县市应下放更多的审批权和适度的裁量权给乡镇,以激发乡镇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对于村组层级,要加大选贤任能力度,以公共管理服务中心为依托,实现村民与企业融合发展。以乡村公共管理服务为核心的改革探索已触及到机构、职能、人员编制等深层问题,要顺势而为,借力而行,上级机构要率先精简整合,从根本上解决多头管理和职能交叉问题;要深入推进编制下沉改革,解决基层衔接脱节和服务缺人等问题。
 
课题组组长:郝 彤
课题组成员:吴素芳、龙生平、徐如明、杨文平、马兰花
 
 
最新文章
 
>>   坚守和践行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校(院)举办2023年度全区党校(行政学院<校>...
>>   校(院)举办全区党校(行政学院)系统2022 年智库骨干培训班...
>>   校(院)召开决策咨询委员会2021年第一次会议
>>   牢牢把握职能定位 实现科研工作提质增效
>>   借助全国学习平台 发挥思想引领作用
>>   聚焦重大现实问题,发挥决策咨询作用——本报记者就2020年决策咨询工作访决...
>>   打造宁夏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   平罗县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做法与启示
>>   灵武市乡村改厕的做法与启示
>>   扶贫与扶志扶智并重 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宁夏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09 -2018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怀远西路155号  邮编:750021  电话:0951-6660109  传真:0951-2082542  ICP号:宁ICP备05001228号-2

宁公网安备 640105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