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校(院)新闻 | | | | | 基层校(院)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学习宣传贯彻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理论热点】积极打造区域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时间:2022-07-08    来源:《宁夏日报》2022年7月7日07版    作者:刘雅静    编辑:    审核:    访问数:人次
 

  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将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置于“五大战略”之首,而“打造区域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这一更为具体目标的提出,则赋予了科技创新更大的责任和使命。目前我区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和发展动能转换的加速期,全区上下要将创新置于发展战略的核心地位,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我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加速形成人才荟萃、科创出新、产业出彩的格局,积极打造区域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为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提供全面支撑

  要有力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通过高位配置,突破创新思维部门化、创新管理常规化、创新成果一般化的问题,有效推进创新型企业培育、科创载体建设、人才科创项目招引、创新政策兑现等科技创新重点工作。进一步明晰各级政府在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中的职责与作用。我区各级政府要精准对接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瞄准影响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和整体性推进,真正实现从“科技管理”向“创新服务”的转变,从理念、手段、途径和模式等方面入手,尽快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务实管用见效的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举措,搭建职责明晰、集成整合、协调有力、长效管用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框架,不断优化科技项目管理服务,推动科研项目实现全流程“一网通办”。同时,在全区范围内建设支持研发设计、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知识产权保护、科技金融、科技咨询等创新需求的科技公共服务设施,更为有效发挥政府推进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为打造区域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为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提供主体保障

  全区各地要深入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围绕全要素全生命周期创新生态,构建企业全成长周期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在创新载体建设、科技企业引育等方面完善相应扶持政策,切实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我区各类企业作为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的主要推动者,也应主动加大市场化改革的深度和力度,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从创新配角向主角转换,加强创新资源统筹,更好发挥自身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的主体作用。行业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应主动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在新型材料、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数字信息、现代化工以及特色农业等领域打造一批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加快形成头部企业支撑引领、中小企业众星拱月的科技创新集聚圈,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从而进一步强化创新要素和产业要素的集聚整合,搭建起高水平的创新链产业链“双链融合”载体网络,以科技创新支撑我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提供不竭动能

  在科研项目、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园区共建等方面,鼓励区内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深度参与东西部科技合作,并进一步深化与东部科技强省(市)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协作。具体而言,聚焦我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上下游关键重大技术,系统谋划东西部科技合作的内容,与东部科技强省(市)每年形成若干科技合作的重大、重点项目,并提高科技合作项目资金的支持比例,建立起较为稳固的东西部科技合作联盟或协同创新共同体,探索以需求为导向,以高校、科研院所带企业群的方式开展科技合作,在此基础上,构建有针对性的、常态化的东西部产学研转长效机制。支持在东部科技强省(市)设立异地创新中心,依托“异地研发孵化、宁夏落地转化并实现产业化”的合作模式,在高水平建设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区际间创新资源要素的统筹协调与流通集聚,最终目标是通过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合作增加宁夏的“科技创新力量”,协同破解发展不足的难题,闯出一条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宁夏高质量发展之路。

为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提供环境保障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银行贷款为支撑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满足不同研究领域的融资需求。具体而言,对于基础研究等市场“失灵”领域,可采取财政科技经费“全额兜底”的策略,及早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并全力支持自治区实验室建设;对于企业应用型科技创新研究,则应通过积极推进科技金融体系改革,筹建区域性科技银行或成立政策性创新融资担保公司的方式,设立企业创新投资引导基金,建立与企业创新前瞻性需求相适应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尊重不同类别创新主体的内在差异。在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的过程中,赋予高校、科研机构更大的自主权,允许高校和科研院所按照自行制定的项目管理办法开展项目遴选和过程管理工作。高校和科研院所自身也要勇于破除行政化和同质化顽疾,构建公平、自由、包容的科研环境氛围,逐步加强自身的基础研究能力、战略创新能力以及与企业的协同创新能力。

  建立更加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吸引、留用及发展机制,逐步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人才引进的精准性、人才使用的灵活性。通过“企业出题、政府立题、人才破题”的方式,把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以张榜形式向社会发布,“招贤”揭榜攻克难题,争取实现一批标志性科技成果的突破,为我区形成链条完整、生态完善、体系完备的产业创新格局发挥导向和支撑作用。

 
 
最新文章
 
>>   实施共同富裕战略 建设美丽新宁夏
>>   高水平推进我区数字政府建设
>>   关键在党 核心在人 成败在干
>>   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
>>   打造投资消费旺地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   宁夏打造文化兴盛沃土的着力点
>>   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在逻辑
>>   在传承耕读文化中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   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宁夏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09 -2018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怀远西路155号  邮编:750021  电话:0951-6660109  传真:0951-2082542  ICP号:宁ICP备05001228号-2

宁公网安备 640105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