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校(院)新闻 | | | | | 基层校(院)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准确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深刻内涵
 
 
时间:2023-11-28    来源:共产党人    作者:李长德    编辑:刘亦杨    审核:宁杰    访问数:人次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一科学论断概括了中华文明有别于其他文明的独特性,准确把握这一重大论断的深刻内涵,对于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诸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五千年文明史孕育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价值观念和文明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核心思想理念。中华民族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庸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涵养了独特丰富的人文精神要素,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影响。

  准确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深刻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以贯通古今的文化自觉,鲜明提出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这是对中国文化特性、中华文明精神的深刻总结。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珍惜的重要财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今天,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一部中华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从汉唐气象,到今天的大国风范、复兴伟业,中华文明不断吐故纳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华文明在创新中一路走来,也必将在创新中迈向未来。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明成果,一定能够书写中华文明新的辉煌篇章。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从历史到现在,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深厚底蕴、灿烂辉煌的文化沃土,在交流交往交融中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了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为文明的延续、国家的统一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统一性,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各国文明的养分,以自信开放的姿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让中华文明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让中华文化所蕴含的理念与智慧跨越时空、超越国度,为时代发展提供正确指引,为人类文明作出中国贡献。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绝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从“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处世原则,到“天下太平”“共享大同”的社会理想;从“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担当,到“国虽大,好战必亡”“化干戈为玉帛”的智慧……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来,和平观念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面向未来,一个拥有5000多年璀璨文明史的大国,一个有着深厚天下情怀和贡献人类抱负的民族,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守正创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矢志不渝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将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看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千百年来的治世理想;从“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读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不仅是当代社会的孜孜以求,也是传承千百年的淳朴愿景;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理解“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生存智慧。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基本特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相互契合。“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宏伟展望相得益彰;“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的施政理念,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连贯一致;对厚德载物、讲信修睦的不懈追求,为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供价值支撑;传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文化基因,与中华民族致力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一脉相承。因中华文明而拥有深厚底蕴的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面向未来,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我们就一定能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

  执笔:李长德,系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社会与文化教研部(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

  发表于《共产党人》第21期

 
 
最新文章
 
>>   【专家视野】深刻把握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时代要求和重大意义...
>>   【专家视野】找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
>>   【专家视野】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宁夏高质量发展
>>   【专家视野】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
>>   【学者论坛】努力成为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才
>>   【专家视野】推进我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   【理论前沿】持之以恒学好党史用好党史
>>   【专家视野】把党的创新理论和实践成果学习好运用好...
>>   【专家视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进现代化美丽新宁夏建设...
>>   【专家视野】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系上“安全带”...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宁夏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09 -2018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怀远西路155号  邮编:750021  电话:0951-6660109  传真:0951-2082542  ICP号:宁ICP备05001228号-2

宁公网安备 64010502000204号